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身边的很多家庭,明明起点是一样的。
但有的家庭却如日中天,越过越富裕;而有的家庭却日渐衰败,越过越落魄。
这是为什么呢?
清代学者孙奇逢说:“家运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权,人不能操其权,而己自操之。”
一个家庭的命运脉络,其实都掌握在家庭成员手中。
现实中,那些不断向上攀登的家庭,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能做到以下3点,家庭必然会充满爱与生机,日子就会越过越兴旺。
1
父亲远观
作家宁十一,曾将家庭比作一艘船,而父亲则是这艘航船的掌舵者。
他说:“对家庭的发展来说,父亲的眼界,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有远见的父亲,能指引整个家庭走上正确的道路,从而让家日益昌盛。
反之,一个鼠目寸光的父亲,只会让家族日渐困顿。
民国时期有两大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
她们都出生于富贵之家,均精通外语,谈吐得宜,然而两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陆小曼的父亲,从小就把女儿当成名媛培养。
他希望女儿嫁给一个有权有势的男人,然后相夫教子,四平八稳,并且借此光耀门楣。
这样的教育理念,造成了陆小曼性格中的任性自我、唯我独尊。
在父亲的首肯下,她嫁给了军人王赓。
后来,又出轨徐志摩。
与徐志摩婚后,过上了天天灯红酒绿、奢靡无度的潇洒日子。
然而,徐志摩去世之后,陆小曼的生活也急转直下,后半生穷困潦倒。
反观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则选择了另一条教育之路。
1920年,林长民安排16岁的林徽因去英国学习。
在旅欧前夕,林长民写信告诉女儿此行的目的:
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
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
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来到英国,虽然只读了一年,但林徽因的眼界和见识都高于一般孩子。
与梁思成婚后,林徽因没有沉溺于情爱。
夫妻二人一起走过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研究中国古建筑。
在父亲的引导下,林徽因逐渐成长为一个眼中有广阔世界、心中有坚定追求的建筑学家。
而她的后人,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让家族得以兴旺。
作家水清说:
上周五的11月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后,即使关于Omicron变体的影响尚不清楚,美联储更快推进缩减和提前加息的预期仍然存在。2-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趋平通常会导致商品货币表现不佳(在G10中也是如此),而过去一周日元和瑞士法郎是仅有的两种兑美元走强的货币。
“一个优秀父亲的眼界格局、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会影响家族中几代人的一生,完成财富、人格、理念的代际传递。”
在家庭的舞台上,父亲,宛如一位领航的引路人,决定着家庭的发展方向。
但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房子、存款,也不是权势地位,而是长远的眼界。
父亲有远见,孩子就有长远的发展,一个家自然越过越好。
2
母亲达观
心理学博士洪兰研究表明:“从人类演化角度看,女性的情绪能量远远超过男性。
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一个总是消极的母亲,自己都看不见生活中的光亮,又如何能照亮家庭的路?
唯有达观的母亲,才能让家人收获爱,带着充足的能量应对生活的一切刁难。
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就拥有一位乐观的母亲。
小时候,她们家过着贫穷的生活,但黑柳彻子从未听母亲发过一句怨言。
邻居看他们一家人可怜,经常会赠送一些临近过期的食物。
母亲总是心怀感激地接受,并愉快地带回家中与孩子们分享。
当彻子因过于活泼好动、扰乱课堂秩序而被学校劝退时,母亲从未指责过半句,而是为她换一所更适合的学校,鼓励她勇敢地展现自我。
母亲对生活的乐观与坚韧,深深影响了年幼的彻子,使她改掉了顽劣的毛病。
最终,彻子从一个淘气的“问题”小孩,成功蜕变成全球闻名的作家,还当上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
母亲那温暖的滋养,引领她走上了优秀的人生之路。
想起过莫言在散文《母亲》里的这样一段描述:
“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但母亲的乐观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董卿说:“母亲是一个家的灵魂,用博大的心胸承载了整个家,用爱和陪伴温暖着每一位成员。”
一个家庭里,拥有一个心态积极乐观的妈妈,是全家人最大的福气。
乐观温和、快乐有爱的妈妈,能治愈所有生活中的苦难。
母亲笑对风雨,常释放爱和阳光,一个家才会洋溢着希望,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3
孩子反观
英国著名心理咨询师布拉夫曼说:
“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其实是一个整体。处于这个整体中的人会对彼此发挥影响。
父母只有反观孩子的言行,才可能更深切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帮助他高飞。”
想想现实中,很多父母只希望孩子顺应自己,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能独立,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
但真正有智慧的父母,都知道顺从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反观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
1925年,梁启超的次女梁思庄准备去美国留学。
基于国内生物学一片空白,又考虑到祖国科学的发展,梁启超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承担此重任。
但是梁思庄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其实喜欢钻研图书馆,对生物学完全不感兴趣,于是越来越沮丧。
梁启超和妻子听说之后,立马鼓励梁思庄放弃生物学。
得到父母的支持,她果断奔向图书馆专业,深耕多年后,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有人说:父母的责任,从来不是逼孩子附和自己。
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只需要做好那盏明灯就好。
剩下的,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完成。
作为当代杰出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从未要求孩子走自己的这条路。
他会观察每个孩子的长处,鼓励他们追随内心的想法去发展。
大儿子从小就不喜欢物理,反而对计算机很感兴趣,杨振宁完全理解并尊重儿子的选择。
次子杨光宇喜好多变。
他起初沉迷于化学,后来又迷上了天文学,于是舍弃了化学老本行,全身心投入到天文学的研究中。
小女儿杨又礼,则对医学抱有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为一名无国界医生。
三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杨振宁夫妇始终秉持着开放的态度,从不干涉他们的选择。
正是这种尊重与放手的教育方式,使得三个子女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作家李雪说,看见,是真正的爱。
优秀的父母,不会让孩子被世俗的观念所裹挟,更不会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而是用正确的言行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人生,靠自己的力量长出能够搏击长空的翅膀。
当孩子能够越飞越高,他们的成功会成为家庭的骄傲和动力源泉。
在这样的氛围下,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会受到鼓舞,最终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循环,一个家自然会越过越好。
▽
有人说,家庭的殿堂中,爱如下图《罗马喷泉》一般涌动。
最上面的大理石碗位置最高,它的水慢而溢,进入下边的碗中。
紧接着第二只碗温柔承接泉水,流入第三只碗。
每一只碗既是接受者,也是付出者,共同让泉水生生不息地流淌下去。
一个家庭要想幸福美满,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便能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引领家庭不断前行。
家人间相互理解各司其职家庭将成为你永恒的避风港股票的杠杆怎么用。